05
2023
-
01
工程機械行業之變:數字化賦能,掘金全球大市場
作者:
工程機械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的重要指標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推進新型工業化,加快建設制造強國、質量強國、航天強國、交通強國、網絡強國、數字中國。
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梳理2022年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發現,隨著中國人口紅利減弱、現代施工項目大型化、環保要求日益嚴格、客戶對產品價值的訴求提升等變化出現,數字化、國際化、綠色發展正成為工程機械行業的重要趨勢,推動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。
數字化賦能,平滑行業周期
進入智能互聯時代,以5G、大數據、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日新月異,為工程機械的高質量發展賦能。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獲得更大競爭優勢。
10月31日,工信部公示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名單,在今年首次提出的“數字領航”方向,共有8家裝備制造企業入選,其中就包括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。
中聯重科有關負責人向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介紹,公司正大力而快速地推進產業智能制造和全業務數字化轉型,帶動企業制造能力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,全力推動產業生態、形態、業態深刻變革,進入全面創新、全面升級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。
自2018年以來,三一重工上下以“要么翻身,要么翻船”的決心來推動數字化轉型。
數字化、智能化也是全行業的選擇。按照“綠色、智能、精益、柔性”定位,柳工挖掘機智慧工廠打造應用機器人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技術的地區數字化標桿工廠,實現生產線和設備的自動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以及智慧管理。
“數字化是穿越周期的法寶之一。”有工程機械業內專家向《中國經濟周刊》介紹,工程機械是典型的離散制造,行業繁榮期需要大量人員,低迷期往往需要控制人員數量,這就導致制造成本高,市場響應速度慢。數字化轉型能為工程機械企業大幅壓縮人員、生產、物流成本,平滑行業周期。
海外需求持續高企,一致看好2023年市場
11月下旬,2022全球工程機械50強峰會發布的“2022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”顯示,12家中國制造商入榜,總銷售額達578.81億美元,占總榜份額的26.15%。
廣發證券認為,2022年挖掘機出口量高景氣的原因包括:海外市場的景氣度高;國內主機廠在海外的品牌及渠道力加強,滲透率提升。中國挖掘機的銷售結構正在改變,出口占比在2022年顯著提升,龍頭企業紛紛布局海外市場,成果顯著。
“上到工業軟件和每一個數據,下到生產設備和每一顆螺絲,印尼‘燈塔工廠’完全參考中國標準執行。”三一印尼工廠負責人丁世鋒向《中國經濟周刊》記者說,“這座工廠融合了三一在國內40多家‘燈塔工廠’的核心成果,這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制造的第一次海外系統化輸出。”
中聯重科工程機械產品海外市場持續突破創新高。2022年,公司出口收入同比大幅增長,其中印尼、阿聯酋、沙特、越南等重點國家本地化發展戰略成效顯著,銷售業績同比增長超過100%。
太平洋證券研報認為,在當前國內房地產政策“三支箭”(即信貸、債券、股權融資支持)、基建投資項目不斷落地的背景下,工程機械下游相關的房地產、基建景氣度將較大提振,同時考慮到海外需求持續高企,看好后續工程機械需求。
排放標準切換,綠色發展成必答題
2022年以來,工程機械行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開展以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為目標的技術改造,全面推廣新型環保涂裝技術,搶抓排放標準切換的風口,積極推進行業轉型升級。
12月1日起,挖掘機、裝載機等非道路移動機械從“國三”排放標準切換到“國四”排放標準,綠色發展成為工程機械行業的必答題。
2022年,中聯重科隆重發布了G系列“國四”挖掘機新品。據介紹,中聯重科全新G系列“國四”新品挖掘機采用綠色化的定制動力鏈,采用全新升級的正流量控制系統,搭載挖掘工況自適應、破碎工況自調整、超低怠速等先進技術,實現高效節能。
《工程機械行業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》明確提出,未來要升級綠色產品概念,全面推進綠色發展,實現工程機械裝備制造環節的綠色制造和使用過程中的綠色施工。強化綠色監管,健全節能法規、標準體系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人士透露,未來要引導工程機械企業積極把握5G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帶來的融合機遇,把握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,加強國際交流合作,探索新技術、新業態和新模式,加快工程機械向智能化、數字化、綠色化、網絡化方向發展。
上一頁
上一頁